产品特性 一.LED发光原理发光二级管主要由PN结芯片、电极和光学系统组成。其发光体——晶片的面积为10.12mil(1mil=0.0254平方毫米),目前国际上出现大晶片LED,晶片面积达40mil。其发光过程包括三部分:正向偏压下的载流子注入、复合辐射和光能传输。微小的半导体晶片被封装在洁净的环氧树脂物中,当电子经过该晶片时,带负电的电子移动到带正电的空穴区域并与之复合,电子和空穴消失的同时产生光子。电子和空穴之间的能量(带隙)越大,产生的光子的能量就越高。光子的能量反过来与光的颜色对应,可见光的频谱范围内,蓝色光、紫色光携带的能量最多,黄色光、红色光携带的能量最少。 二.LED光源的基本特征1.发光效率高 LED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改良,其发光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。白炽灯、卤钨灯光效为12-24流明/瓦,荧光灯50-70流明/瓦,钠灯90-140流明/瓦,大部分的耗电变成热量损耗。LED光效经改良后将达到50-200流明/瓦,而且其光的单色性好、光谱窄,无需过滤可直接发出有色可见光。 2.耗电量少 LED单管功率0.03-0.06瓦,采用直接驱动,单管驱动电压1.5-3.5伏,电流15-20毫安,反应速度快,可在高频操作。同样明效果的情况下,耗电量是白炽灯的八分之一,荧光灯管的二分之一。 3.使用寿命长 采用电子光场辐射发光,灯丝发光易烧、热沉积、光衰减等缺点。而采用LED灯体积小、重量轻,环氧树脂封装,可承受高强度机械冲击和震动,不易破碎。平均寿命达10万小时。LED灯具使用寿命可达5-10年,可以大大降低灯具的维护费用,避免经常换灯之苦。 4.安全可靠性强 发热量低,无热辐射,冷光源,可以安全接触;能精确控制光型及发光角度,光色柔和,无眩光;不含汞、钠元素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;内置微处理器可以控制发光强度,调整发光方式,实现光与艺术的结合。 5.环保 LED为全固体发光体,抗震动、耐冲击、不易破碎、废弃物可回收,没污染。光源体积小,可以随意组合,易开发成轻便薄短小型照明产品,也便于安装和维护。当然,节能也是我们考虑使用LED的主要原因,也许LED光源要比传统光源昂贵,但是用一年时间的节能收回光源的投资,从而获得4-9年中每年几倍的节能净收益期。 三、LED照明光源技术的应用前景及趋势长期以来,由于LED光效低的原因,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各种显示领域。随着超高亮LED(特别是白光LED)的出现,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。根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,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光源时代,被称为第四代光源。 目前,照明消耗约占整个电力消耗的20%,大大降低照明用电是节省能源的重要途径,为实现这一目标业界已研究开发出许多节能照明器具,并达到了一定的成效。但是,距离“绿色照明”的要求还远远不够,开发和应用更高效、可靠、安全、耐用的新型光势在必行。LED以其固有的优越性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。美国、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对LED照明效益进行了预测,美国55%白炽灯及55%的日光灯被LED取代,每年节省350亿美元电费,每年减少7.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。日本100%白炽灯换成LED,可减少1-2座核电厂发电量,每年节省10亿公升以上的原油消耗。台湾地区25%白炽灯几100%的日光灯被LED取代,每年节省110亿度电。日本早在1998年就编制“21世纪计划”,针对新世纪照明用LED光源进行实用性研究。 LED发展历史已经几十年,但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还是新技术。随着LED技术的迅猛发展,其发光效率的逐步提高,LED的应用市场将更加广泛,特别在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高的背景下,LED在照明市场的前景更备受全球瞩目,被业界认为在未来10年成为最看好的市场以及最大的市场将是取代白炽灯、钨丝灯和荧光灯的最大潜力商品。 四、led照明工程现在,作为第四代光源照明的新型产品,高能效led照明工程已经覆盖到城市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,从交通灯到手机,从室外景观照明到室内辅助照明,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。同时,由于led照明工程最典型的特征在于环保与节能,因此在政府显著加强对led照明工程产业的支持下,我公司顺应市场需求,不断研发出新型产品,目标直指高端技术。 目前,各种led照明工程灯可用于室内、室外照明工程。北京奥运会、上海世博会为大型舞台照明、大屏显示、亮化工程等催生了庞大的室外景观照明需求。同时,室内桌灯、筒灯、吸顶灯也在绿色光源的号召下充满勃勃的增长生机。现代人片面追求高亮度灯泡、照明面积大,但这是比较浪费能源的消费观念。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,环保节能的led照明工程将逐步取代传统灯具。除此之外,手机照相、数码相机、数码摄像机成为今年最新应用,1W的led照明工程成为闪光灯新宠,由于整体成本并未增加,同时节能表现优异,预计今年在该领域有着十分显著的增长LED显示屏。 五. 相同光度LED/白炽灯/节能灯对应瓦数表
六.相同光度LED/白炽灯/节能灯对应耗能比較
七. 壽命比較
|